脫蠟鑄造流程
一、製品條件
製品條件是模具設計之基準,進而影響最終產出品質,除了考量製品功能外,尚需考慮將來脫模、製品外觀、強度、材料節約等做設計規劃,因此設計製品時,需要考慮下列項目:
二、上述五項分述如下
(一)分模面
是固定側模板與活動側模板閉合時所構成的界面。設計模具時,要以製品形狀決定其分模面,通常是在最大斷面處,才利於脫模。分模面選擇要考慮下列因素:
(二)張晉昌編著(2014)。鑄造學。台北:全華書局。
- 分模面。
- 製品脫模難易。
- 製品形狀及強度。
- 製品尺寸精度設定。
- 製品材質。

- 注意不要使分模面影響形狀外觀,並盡量形狀單純、容易配合。
- 不要使分模面有倒勾處,以免需要使用活動抽芯滑塊結構,增加複雜度。
- 需方便製品容易取出或頂出。
- 盡量減少成品毛邊,或是當成品某部位有鑄造無法達到的精度要求時,需預留加工餘量或夾持位置,方便二次加工。
- 需考慮適合的鑄口位置。既不影響外觀,又方便切除磨平加工。
- 製品厚度 (1) 製品厚度應力求均勻,以免產生應力集中或鑄造困難。
- 轉角 面與面之間需圓滑R角順接,避免銳角或尖角設計,否則容易造成應力集中,蠟液難以流動,甚至影響脫模。如果銳角處不影響功能,一般模具廠會要求稍微倒一點R角。
- 孔 (1) 製品上的孔,間距應在孔徑的兩倍以上,孔與製品邊緣應在孔徑三倍距離以上,周圍需有適當補強。
(2) 製品厚度需能承受頂出力量的強度。
(3) 鑲嵌金屬件需有足夠厚度避免破裂。
(4) 避免壁厚過薄,以免蠟液流動不良,無法徹底填充。
(2) 一般較小孔洞在鑄造時會省略不做,避免脫模困難及精度不佳,一般都是另外做二次加工,以達到精度要求。
- 脫蠟鑄造一般都會有蠟品縮水的問題,製造模具時,如果沒考慮蠟品縮水,模穴完全按照成品標準尺寸製作,最終鑄造出來的成品尺寸一定會失準。因此模具製造會配合鑄造廠給的條件放縮水,讓成品達到尺寸標準。
- 鑄造相比於機械切削的公差會比較大,若成品有較嚴謹公差要求部位,需要預留加工餘量做二次加工,才有辦法達到精度要求。
- 小徑或精度要求高的孔一般在鑄造時會省略,盡量另外做加工。
- 鋁合金模具約可射蠟十萬次以上。
- 銅合金模具約可射蠟十五到二十萬次。
- 工具鋼製模具約可高達二十五至五十萬次。
(二)張晉昌編著(2014)。鑄造學。台北:全華書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