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所不知道的五金

東漢班固所著《漢書》的十「志」中,在詳述上古至漢代經濟發展的《食貨志》裡有這麼一段內容:

洪範八政,一曰食,二曰貨。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,貨謂布帛可衣,及金刀龜貝,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。二者,生民之本,興自神農之世。

《洪範》的八種政務官員中,一是管民食的官,二是管財貨的官。食是指農民生產可以食用的好穀物;貨是指可穿的布帛,以及金刀龜貝,用來分配財產擴散利益以通有無。這兩者,是人民生活的根本,從神農的時代就開始興起。

其中的「金刀龜貝」,顏師古對此的注釋為:

師古曰:「金謂五色之金也。黃者曰金,白者曰銀,赤者曰銅,青者曰鉛,黑者曰鐵。刀謂錢幣也。龜以卜占,貝以表飾,故皆為寶貨也。」

這邊用五種顏色表示了五種金屬,後面也延伸出對各式閃耀事物的形容用法:
1.(黃金)黃色代表黃金,「金黃色的稻穗」、「陽光下耀動著金色波浪」。
2.(白金)白色代表白銀,「銀白色的雪」形容白雪在陽光下閃閃發光。
3.(赤金)紅色代表紅(紫)銅,「紫銅色的肌膚」來形容在陽光下曝曬的皮膚及顏色。
4.(黑金)黑色代表黑鐵,通常用來表示力量、勇猛或堅不可摧形象。純鐵為白色,只是在高溫下表面生成氧化膜,這種黑皮包裹著讓鐵被誤認為是黑色的。
5.(青金)青色代表蒼鉛,鉛的表面發青光,通常用來形容灰色、陰暗的天空。《正字通》中,由於錫白,故鉛又稱爲黑錫。現代提到的五金,指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錫,其中的「錫」或許就是這麼來的。

在奧運或各項比賽項目當中,對前三名的優勝者,會頒發金、銀、銅這三種顏色的獎牌。這三種是在科學技術尚未發達之前,就開始被古代人掌握的金屬,它們有軟而易加工、美觀、不易腐壞易儲藏的特點,當權者就利用它們來製作器具、兵器、使用於裝飾甚至是貨幣使用,東西方皆然。

一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五金,有分大五金和小五金兩大類:

1. 大五金
鋼板、鋼筋、扁鐵、工字鐵等各類鋼鐵材料。
鐵、鋼、鋁等金屬經過鍛造、壓延、切割、等等物理加工製造而成的各種粗大金屬材料統稱。

2. 小五金
建築五金、白鐵皮、鎖類鐵釘、鐵絲、鋼鐵絲網、鋼絲剪、家庭五金、各種工具等等。
小五金產品大都不是最終消費品,而是作為工業製造的配套產品、半成品以及生產過程所用工具等等。只有一小部分日用五金產品是人們生活必須的工具類消費品。

#橋旺科技 #Chiao Wang Tech